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山行的美好场景,语言清新自然,读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开头两句"初阳烘霁途,繁阴布幽林"像一幅画:刚升起的太阳晒干了雨后的小路,茂密的树荫铺满了幽静的山林。这里用"烘"字形容阳光的温暖,用"布"字表现树荫的舒展,都很生动。
接下来"山禽互嘲哳,为我流好音"写鸟鸣声。山林里的鸟儿互相应和,像是在为"我"献上美妙的歌声。"嘲哳"形容鸟叫声的热闹,"流好音"则把鸟鸣比作流动的音乐。
"倾耳须臾閒,已快清冷心"是说只要静下心来听一会儿鸟叫,就能让烦躁的心变得清凉舒畅。这里写出了大自然对心灵的治愈作用。
最后四句写看到一只高傲的鸟儿:它站在松枝上神气活现("飞盖何为者,傲睨松之阴"),突然又飞到别的树枝上,刚才的美妙歌声就再也找不到了("翻然移他枝,馀弄不可寻")。这个画面既有趣又带着一丝遗憾,就像生活中那些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刻。
整首诗通过阳光、树荫、鸟鸣这些简单意象,表达了在山中漫步时的愉悦感受,也暗含了对自然之美的珍惜。诗人用平实的语言,把一次普通的山行写得充满诗意,让人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只是需要我们放慢脚步去发现。
陈郁
陈郁(1184-1275)字仲文,号藏一。江西临川人。陈世崇之父。并称“临川二陈”。南宋著名诗人。文学优异。卒于德佑元年,年九十二。事迹约略见于其子世崇所撰《随隐漫录》。工诗词。他的词婉转隐喻,但情调高亢,宣扬爱国思想,系南宋词坛辛派词人。著有《藏一话腴》4卷,收入《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全宋词》辑其词四首。事见清同治《崇仁县志》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