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舟中偶书

移舟夜泊华亭县,却听吴歌思眇然。
最忆淀山湖北寺,白云堆里看青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乘船停靠华亭县时的所见所感,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

开头两句写实景:诗人把船停靠在华亭县过夜,听到当地人唱吴歌(江南民歌),不禁思绪飘远。"眇然"二字用得巧妙,既形容歌声悠远,又暗示诗人神思恍惚的状态。

后两句转入回忆:最让诗人怀念的是淀山湖北边的寺庙,在那里可以看见白云缭绕中露出一片青天。这个画面很有层次感:近处是寺庙,中间是白云,远处是青天,构成一幅空灵的水墨画。

全诗通过"夜泊听歌"和"白云青天"两个场景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眷恋之情。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画面——在云海中仰望青天,既写实又充满禅意,让人感受到诗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由的心境。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