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晋之还朝(清旧抄本下有得归二字)

承平绝羽书,盛德戢武威。
将臣归宿卫,礼乐班王畿。
君侯褒鄂裔,汗血馀光辉。
马上谈诗笔,笑学孙吴非。
往年缀(清旧抄本作辍)内朝,缓带临戎机。
驾言樽俎间,已觉枹鼓稀。
我卜颍水居,里社得所依。
方惩赤丸俗,遽赋杕杜归。
归朝侍玉辇,络马黄金羁。
封侯自有骨,坐看择肉飞。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送别一位名叫王晋之的将军回朝廷的故事,通过对比和平与战争、朝廷与边疆的生活,展现了将军的才华和品格。

开头四句说天下太平,不再有战事("绝羽书"指没有紧急军报),朝廷以德治国,收起武力。将军们回到京城担任警卫,礼乐文化在首都盛行。这里用太平景象反衬将军的军事才能。

接下来四句夸赞王晋之:他是名将之后("褒鄂裔"指古代名将的后代),战马流汗如血,说明他经历过激烈战斗。但他不仅能打仗,还能在马上谈诗论文,笑着说自己其实不像古代军事家孙武、吴起那样好战,展现了他文武双全的形象。

中间六句写将军的生活转变:曾经在朝廷任职("内朝"),后来系着宽松衣带("缓带"形容从容)处理军务。在酒宴间谈笑时("樽俎"指酒宴),战鼓声已经很少听到了。诗人说自己选择在颍水边隐居,而将军突然接到回朝的命令("杕杜归"用《诗经》典故指奉命归来)。

最后四句是祝福:想象将军回朝后陪伴皇帝("玉辇"指皇帝车驾),骑着装饰华丽的马。说他天生就有封侯的骨相(指气质),可以轻松获得高位("择肉飞"用猎鹰捕食比喻仕途顺利)。

全诗通过将军从军旅到朝廷的角色转变,展现了一个既能打仗又懂文化的儒将形象。诗人用很多生活化的比喻(比如马汗如血、猎鹰捕食)让军事题材显得生动,最后对将军的祝福也显得真挚自然。诗中"马上谈诗笔"这个细节特别传神,把文武双全的特点写得活灵活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