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钟伯震赴江陵

方城山高江汉长,江陵昔日居荆王。
累叶豪华不可当,五千馀里开封疆。
南冯苍梧带沅湘,北㩀陉塞连邹阳。
巫巴靖谧淮浙宁(叶),师旅财赋雄且强。
合纵诸侯向山东(叶),挥戈足驱秦虎狼。
盘血未乾巳背盟(叶),熊槐此谋诚不臧。
况复章华为内荒,亲密谗佞疏忠良。
竟入武关身殒亡,国人哀痛摧肝肠。
顷襄胡乃与秦平(叶),大鸟不射空彷徨。
一朝白起拔郢城(叶),两东门芜吁可伤。
后来牧守刘景升(叶),坐谈西伯控一方。
先主因之取益梁,伏龙凤雏皆奋扬。
龙慄中原关羽独,大帝屯师窥两国。
五朝君臣循轨躅,屏蔽上流关失得(叶)。
皇明幅员包海岳(叶),蛮貊羌夷咸率服。
唾尔成都弹丸蹙,山川形势胡不觌(叶)。
浮我江陵千舰粟,十万貔貅行水陆。
歘忽星桥在吾目,献捷南京定神速。
江陵贰令才谞足,此时焉得虚縻禄。
即将善政敷遗俗,却步岩廊鸣佩玉,万里青云一黄鹄。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江陵(今湖北荆州)的历史变迁为主线,通过不同时期的对比,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战略地位和兴衰荣辱。

开篇描绘江陵的地理优势——背靠方城山,面朝长江汉水,曾是楚国都城。诗人用"五千余里"形容楚国鼎盛时的疆域,南到苍梧、沅湘,北至陉山、邹阳,凸显其强大。但紧接着转折:楚怀王(熊槐)沉迷享乐(章华台典故),亲近小人,最终被骗入武关客死他乡。这里用"大鸟不射空彷徨"讽刺顷襄王面对秦国时的软弱。

中段聚焦三国时期:刘表(景升)坐镇江陵却无所作为,刘备借此夺取益州。通过关羽"独守中原"的英勇与东吴"窥两国"的算计形成对比,展现江陵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价值。

最后回归明朝当下:诗人自豪于明朝疆域辽阔,嘲笑偏安一隅的割据势力("唾尔成都弹丸蹙")。末尾寄语江陵官员要勤政爱民("即将善政敷遗俗"),像黄鹄般展翅高飞,表达了对人才建功立业的期待。

全诗用历史镜鉴现实:通过楚国因腐败亡国、三国群雄逐鹿等典故,强调江陵战略地位的同时,更警示为政者要亲贤远佞、勤勉治国。地理描写(山川形胜)与历史叙事(朝代兴替)交织,形成宏大的时空感,最终落脚于对明朝强盛的歌颂和对官员的勉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