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海棠盛开的美丽画卷,同时暗含对杜甫(工部)的调侃,语言生动,画面感极强。
前两句直接勾勒出海棠的盛开场景:朱红色的栏杆在阳光下格外明亮,映照着横塘的水面;海棠树枝叶繁茂,交错生长,倚靠着矮墙。这里用"明媚"和"芳树"等词,立刻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
中间四句进一步细描海棠之美:它仿佛得到了春神(东君)的特别眷顾,展现出西蜀地区最动人的春光。花朵初绽时带着红色,就像施了胭脂;浓密的绿叶间,花香扑鼻而来。诗人用"破红"(刚开的红花)、"施粉"、"扑香"等形象比喻,让读者仿佛能看到海棠的娇艳,闻到它的芬芳。
最后两句最有趣:诗人开玩笑说,大概是因为杜甫没为海棠写过诗(其实杜甫写过),所以海棠至今还带着露水,像在哭泣抱怨。这里用拟人手法,把晨露比作眼泪,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给全诗增添了一丝幽默感。
全诗妙在: 1. 由远及近的描写顺序,先整体后细节 2. 大量运用拟人和比喻,让花有了人的情感 3. 结尾的历史典故用得轻松俏皮,不显晦涩 4. "破红施粉"、"含露啼妆"等描写新颖别致
读完不仅能想象出海棠的绝美姿态,还能感受到诗人赏花时的愉悦心情,以及他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
郭稹
宋开封祥符人,字仲微。世寓郑州。第进士。历官集贤校理、河阳通判,入为三司度支、户部判官,累迁尚书刑部员外郎,同修起居注。仁宗康定元年使契丹,契丹厚礼之,同出观猎,延稹射,一发中走兔,众皆愕视。尝与王尧臣、宋庠等修《崇文总目》。累官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文思敏捷,尤刻意于赋,又好聚古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