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摇墙头花,脉脉含幽姿。

现代解析

这首短诗用简单生动的画面,传递出细腻的情感。

前一句"摇摇墙头花"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朵小花在墙头轻轻摇晃。这个"摇摇"用得特别妙,既写出花的动态美,又暗示有风吹过,让静止的画面突然有了生命力。墙头这个位置也很有意思,可能是无人关注的角落,却倔强地开着花。

后一句"脉脉含幽姿"转向内在描写。"脉脉"这个词像在说花朵含情脉脉,带着欲言又止的温柔。"幽姿"则点出这花不张扬的美,是一种需要静心才能发现的含蓄之美。

全诗短短十个字,却完成了从外到内、从动到静的完整描写。最打动人的是诗人用拟人手法,让一朵普通的花突然有了情感,就像我们生活中某个不起眼却让人心头一动的瞬间。这种对微小事物的深情凝视,正是这首诗最珍贵的品质。

王珪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自执政至宰相,凡十六年,少所建明,时称“三旨相公”。原有文集百卷,已佚。《四库全书》辑有《华阳集》四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