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还松萝山

乡井何曾念,溪山不肯忘。百滩春水色,万壑古松香。

云影同归路,钟声出上方。松萝最深处,閒坐阅流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告别尘世、回归山林的宁静画面,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禅意的追求。

前两句"乡井何曾念,溪山不肯忘"直白地表达了僧人已经放下世俗牵挂("乡井"指故乡),但对山水自然("溪山")始终念念不忘。这种对比凸显了僧人超脱尘世、向往自然的心境。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自然意象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百滩春水色"写春天溪流的清澈,"万壑古松香"写山谷中松树的清香,这两句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展现山林的生机。"云影同归路"写云朵仿佛与僧人同行的画面,"钟声出上方"写远处传来的寺庙钟声,这两句营造出空灵悠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松萝最深处,閒坐阅流光"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描写僧人在长满松萝的深山最幽静处,安闲地坐着观察时光流逝。这个画面既表现了僧人远离尘嚣的隐居生活,又暗含了佛家"观照"的修行境界。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溪水、松香、云影、钟声等意象,层层递进地描绘出一个超然物外的禅意世界。诗人没有使用深奥的佛理,而是用寻常景物传递出深邃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山林隐居的宁静美好和时光流逝的永恒意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