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清冷的中秋月夜,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孤独与思念之情。
前两句"寂寥无声月亭午,蟾蜍通津堕清露"写的是午夜时分的月亮。月亮高悬空中,四周一片寂静,连传说中住在月亮上的蟾蜍(这里代指月亮)都仿佛要顺着天河流下来,露水也显得格外清凉。这里用"通津"(渡口)来形容月亮,给人一种月亮很近、触手可及的错觉。
后两句"明星烂烂今何稀,美人荧荧隔烟雾"转向星空和思念。明亮的星星今晚为何如此稀少?而心中思念的那个人("美人"),就像隔着薄雾的星光一样,虽然闪烁却遥不可及。"荧荧"这个叠词用得特别好,既形容星光微弱,也暗示思念之情的若隐若现。
全诗妙在把月亮、星星这些自然景物和人的情感完美融合。明明是在写景,却处处透着思念之情。那个"隔烟雾"的美人,可能是真实思念的对象,也可能是诗人心中某种理想的象征。在中秋这个团圆之夜,这种可望不可即的感觉被月光衬托得更加深刻。
邓忠臣
宋潭州长沙人,字谨思,号玉池先生。神宗熙宁三年进士。为大理丞,以献诗赋擢正字,迁考功郎。以坐元祐党废,出守彭门,改汝海,以宫祠罢归。有《玉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