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杂词三首 其二

蝉鬓红冠粉黛轻,云和新教羽衣成。
月光如雪金阶上,迸却颇梨义甲声。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盛装女子的形象和她演奏音乐时的场景,充满视觉和听觉的美感。

前两句写女子的装扮:她梳着蝉翼般轻薄的鬓发,戴着红色头冠,脸上施着淡雅的妆容。身上穿着云和这个地方新教她制作的羽衣(可能指轻盈华美的舞衣或演奏服装)。这里通过"蝉鬓"、"红冠"、"羽衣"等意象,塑造出一个精致优雅的女性形象。

后两句转入夜景描写:月光像白雪一样洒在金色的台阶上,这时突然响起清脆的玻璃义甲(弹拨乐器用的假指甲)碰撞声。"迸却"二字用得极妙,让无声的画面突然有了清脆的声响,仿佛能看到女子在月光下突然开始演奏的生动场景。

全诗就像一幅有声的工笔画,先静态地描绘人物形象,再用月光营造氛围,最后用突如其来的乐声激活整个画面。诗人没有直接写演奏的内容,但通过"义甲声"这个细节,让人自然联想到女子弹奏乐器的优美姿态,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刘言史

刘言史(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唐代诗人。藏书家,赵州邯郸人。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同时,工诗,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能比。亦与孟郊友善。初客镇襄,尝造节度使王武俊。武俊好词艺,特加敬异卒后,葬于襄阳。孟郊作歌哭之。言史著有歌诗六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曾旅游金陵、潇湘、岭南等地。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颇好文学,为之请官,诏授枣强县令,世称“刘枣强”,但未就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