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集贤新堂诗(吴溪吴公考堂也)

毖彼吴溪,浦水出焉。
水绕山回,笃生俊贤。
俊贤之生,时维吴公。
自北自南,有声沨沨。
其声谓何,隆以爵位。
谁其媲之,超群逸类。
我公曰归,有赫其光。
曾是故庐,闇然弗章。
公曰吁哉,我胡止居。
来我工师,我村于溪。
爰作新堂,新堂孔侐。
其桷庭庭,其楹植植。
乃辟我寝,我寝既安。
乃立我门,我门有闲。
我轩我庑,亦曼且硕。
羌何敏哉,曾不留役。
公作斯堂,左山右池。
山有集鸟,池有跳鱼。
公登斯堂,以燕父老。
有笙喤喤,有鼓考考。
公居斯堂,黄发其缤。
有子有孙,从之如云。
公曰其徕,尔我孙子。
其听我言,以久此宇。
昔视我庐,榱骞栋堕。
今其轮奂,岂不在我。
救之度之,启之辟之。
何幽不朗,何废不治。
尔承我志,曰象此堂。
小可为杙,大可为梁。
毋揠尔本,毋拜尔枝。
苟成尔材,大小具宜。
众领公诲,莫不改容。
孰是后人,而弗率从。
哙哙斯堂,德以为基。
搆之以功,百世可知。
匪功靡成,匪德曷致。
小子作歌,以诏来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吴公的贤士回乡建造新宅的故事,展现了传统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与家风传承。全诗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至"超群逸类")用山水孕育人才的比喻,介绍吴公是当地德高望重的贤士。就像清澈的吴溪水孕育生命一样,这里也培养出了声名远播的吴公。

第二部分("我公曰归"至"曾不留役")生动描写建造新宅的过程。离乡多年的吴公返乡后,发现旧宅破败,便召集工匠在溪边建起气派的新宅院。诗中用"桷庭庭"(屋檐高耸)、"楹植植"(柱子笔直)等叠词,让读者仿佛看到宅院巍峨的模样。

第三部分("公作斯堂"至"从之如云")展现新宅落成后的热闹场景。宅院依山傍水,吴公在这里宴请乡亲,笙鼓齐鸣,儿孙绕膝,呈现出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第四部分("公曰其徕"至结尾)是全诗核心,吴公借新宅教育后代。他对比旧宅的破败与新宅的辉煌,强调"修德"比"造屋"更重要。用树木成长作比喻:不要拔苗助长(毋揠尔本),不要损伤枝干(毋拜尔枝),只要踏实成长,终能成材。最后点明主旨:房屋靠工匠建成(匪功靡成),但家族传承要靠德行(匪德曷致)。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建房子比喻育人,把抽象的道德教育变得形象可感
2. 通过新旧宅院对比,体现"修身齐家"的传统理念
3. 结尾的树木比喻通俗易懂,至今仍具教育意义
4. 全诗充满生活气息,既有宴饮的热闹,又有谆谆教诲的温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