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先天观

对此山水咏,使人尘虑销。
况兹构真馆,燕坐远烦嚣。
青林荫户牖,素云冠山椒。
松风和涧泉,杂佩响琼瑶。
焚香玉女降,长斋百灵朝。
仙道本不远,清都亦非遥。
自嗟衰莫年,颇费猿鹤招。
安得生羽翰,从子以消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仙境般道观,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衰老的无奈。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前四句)写景开篇。诗人说面对这里的山水作诗,能让人忘记世俗烦恼。这座建在山间的道观(真馆),安静打坐时能远离喧嚣。用"青林荫户牖"(绿树遮窗)、"素云冠山椒"(白云绕山顶)这样清新的画面,营造出幽静脱俗的氛围。

第二部分(中间六句)描写道观的神仙气息。松风涧泉声像玉佩碰撞般清脆,焚香时仿佛有仙女降临,长期斋戒时各种神灵都会来朝拜。诗人感叹:修仙之道其实并不遥远,天宫(清都)也近在咫尺。这里用声音(泉水声、玉佩声)、气味(焚香)和想象(仙女、百灵)让仙境变得真实可感。

第三部分(最后四句)抒发感慨。诗人自叹年老体衰,难以像猿猴白鹤那样自在,渴望能长出翅膀,跟随道友("从子"指同修的道友)逍遥自在。最后两句用"羽翰"(翅膀)的比喻,生动表达了想要超脱凡尘的愿望。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两种情绪的对比:一方面极力描绘令人神往的仙境生活,另一方面又坦诚自己年老体衰的无奈。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让诗歌既有飘逸的仙气,又带着真实的人生感慨,容易引起读者共鸣。诗中"松风和涧泉,杂佩响琼瑶"等句子,通过声音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是特别精彩的写景手法。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