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至呼伦贝尔途中杂诗 其六

濯濯童山百草凋,穷边行旅太无聊。
西山夜夜红如血,荒火烧天百里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边塞的旅途景象,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写实景:光秃秃的山("濯濯童山")上草木枯萎,在偏远边疆赶路的日子枯燥乏味。"太无聊"三个字直接道出旅人的疲惫心境,让读者感同身受。

后两句突然转为壮烈景象:每晚西边天空都被荒火染得血红,野火蔓延烧红了百里夜空。这里用"夜夜"强调不是偶然,而是持续不断的震撼场面。"红如血"的比喻既写实又带点惊心动魄的感觉,荒火与血色的联想暗示着边塞特有的苍凉感。

全诗妙在对比:白天是单调的荒山秃岭,夜晚却变成火焰冲天的奇观。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把边疆旅途的枯燥与壮美奇妙地融合在一起,让读者看到边塞不只有荒芜,更有一种野性燃烧的生命力。这种粗犷的美,正是边塞风物最打动人心的特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