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危楼聊侧耳,高柳又鸣蝉。(《秋日登楼》,
见《吟窗杂录》)
藓色围波井,花阴上竹楼。(以下见《海录碎事》)
对面雷瞋树,当街雨趁人。(《夏雨》)
春光怀玉阙,万里起初程。(《送人》)
江上呼风去,天边挂席飞。(《送人舟行》)
漆灯寻黑洞,之字上危峰。(《送人游九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不同场景下的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感受力。我们可以逐句来分析:
1. 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
这两句诗描绘的是夜晚的情景。作者在夜晚独处,思绪随着夜色的深沉而飘向遥远的天边。这反映了作者内心世界的广阔和对远方的向往。
2. 危楼聊侧耳,高柳又鸣蝉。
作者站在高楼之上,侧耳倾听。高大的柳树上蝉鸣阵阵。这句诗通过描绘高楼、柳树和蝉鸣,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生动的自然景象。侧耳倾听,既有对远方的期待,也有对眼前宁静的享受。
3. 藓色围波井,花阴上竹楼。
泉水边的井旁长满了青苔,绿意盎然。阳光透过花叶洒在竹楼之上。这句诗描绘的是一个充满生机和静谧的美好环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4. 对面雷瞋树,当街雨趁人。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雨天的景象。对面的雷声轰鸣,仿佛在怒视着树木;而雨点则在街道上急促地落下,追赶着行人。这句诗通过雷声和雨点的生动描绘,营造了一种紧张而生动的自然氛围。
5. 春光怀玉阙,万里起初程。
在春天的美好时光里,作者怀揣着对远方的向往,即将踏上漫长的旅程。这句诗既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也暗示了旅程的漫长和难舍之情。
6. 江上呼风去,天边挂席飞。
作者在江边呼唤着风,让帆船飞驰向天边。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力量和自由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远行的向往。
7. 漆灯寻黑洞,之字上危峰。
在漆黑的夜里,寻找着黑洞,沿着曲折的路径攀登险峰。这句诗描绘了一个探险的场景,充满了挑战和勇气,也体现了作者对未知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词通过对不同场景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远方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和探索的渴望。诗中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中描绘的每一个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