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己亥冬客杭有客持毛袜去久不见还因戏赋以自解
领军家有一屋鞋,东郭先生双破履。
我家旧物值偷儿,赤脚端如玉川婢。
革靴骨立寒无藉,风霜冻皴皮肉死。
线材寸短无所长,浮世荣名轻弊屣。
鹅毛缝罽将奚施,龟背刮毛徒尔为。
系带难令释之结,啮雪可怜苏武饥。
松窗朴渥久不至,褚衾暖瓶空自随。
北来毡根如瓠肥,氄毛蒙茸光陆离。
金刀细剪雪花落,成毡足可供驱驰。
人生能著几两屐,畏涂巉岩半榛棘。
何似山东李谪仙,酒酣云卧游八极。
我家旧物值偷儿,赤脚端如玉川婢。
革靴骨立寒无藉,风霜冻皴皮肉死。
线材寸短无所长,浮世荣名轻弊屣。
鹅毛缝罽将奚施,龟背刮毛徒尔为。
系带难令释之结,啮雪可怜苏武饥。
松窗朴渥久不至,褚衾暖瓶空自随。
北来毡根如瓠肥,氄毛蒙茸光陆离。
金刀细剪雪花落,成毡足可供驱驰。
人生能著几两屐,畏涂巉岩半榛棘。
何似山东李谪仙,酒酣云卧游八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幽默自嘲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关于袜子的生活小故事,背后藏着深刻的人生感悟。
故事部分: 1. 开头用对比手法:别人家鞋子堆满屋("一屋鞋"),自己却像古代穷书生东郭先生一样只有破鞋。家里唯一的好袜子还被借走不还,现在只能像唐代诗人卢仝(玉川子)的婢女一样光脚。 2. 接着描写自己窘境:皮靴冷得像骨架("骨立寒无藉"),脚冻得开裂;袜子短得不够穿,但自己把名声看得比破鞋还轻(体现豁达)。 3. 用夸张比喻:想用鹅毛缝袜子像给乌龟刮毛一样白费功夫,绑袜带像古代张释之断案一样难,挨冻像苏武牧羊啃雪充饥。
哲理升华: 后半段笔锋一转,从袜子说到人生: - 先幻想北方来的柔软羊毛("氄毛蒙茸")能做成暖和袜子,暗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但马上清醒:人生能穿几双鞋(化用"人生能著几两屐"典故)?前路艰难多荆棘。 - 最后以李白(李谪仙)为榜样:与其纠结袜子,不如像他那样醉酒遨游天地,活得洒脱。
全诗亮点: - 把丢袜子的小事写得妙趣横生,各种历史典故信手拈来 - 从生活窘迫写到超脱豁达,展现文人苦中作乐的智慧 - 结尾突然开阔,小袜子引出大人生,体现"小事见大道"的诗歌魅力
核心思想:用幽默化解生活困境,物质匮乏不可怕,精神自由才可贵。就像现代人自嘲"吃土"却保持乐观一样,诗人用丢袜子的玩笑,传递了笑对人生的态度。
袁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