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金陵

鸡鸣山外大江流,迢递孤城暮霭浮。
六代遗宫余乱草,千年王气委荒丘。
青溪花落春将老,翠柳莺啼麦欲秋。
往事不须频怅望,铜驼自古恨难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今南京)的衰败景象,抒发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前两句写景:鸡鸣山外长江奔流,暮色中孤城显得遥远而朦胧。这里用"孤城"暗示金陵曾经的繁华已逝。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衰败之景:六朝宫殿只剩杂草,千年帝王之气埋没在荒丘;溪边落花预示春天将尽,柳莺啼叫时麦田已近秋收。这些意象都在表达繁华易逝、盛极必衰的自然规律。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不必为历史频繁伤感,因为这种兴亡之叹自古就有。"铜驼"典故指西晋灭亡时宫门铜驼埋没在荆棘中,象征王朝覆灭的必然。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用自然景物暗示历史规律,传递出一种看透兴衰的豁达。语言平实但意境深远,让读者在景物描写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人生的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