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之鹿洞主讲留别陈伯潜同年 其二

平生吴季子,捷径畏泥涂。
每笑羊头烂,还怜虎气粗。
论交谁似此,薄俗更何如。
四海方多事,黄垆永恸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告别好友陈伯潜时写的,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珍视和对世俗风气的不满。

前四句用两个典故表达自己的处世态度:
1. "吴季子"指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他拒绝王位选择隐居,这里作者自比季札,表示自己宁愿走正道也不抄近路(捷径怕弄脏鞋)。
2. "羊头烂"典出"挂羊头卖狗肉",讽刺当时社会上表里不一的风气,作者说自己虽然也笑话这些虚伪现象,但更欣赏像老虎般直率豪迈的性格(虎气粗)。

中间两句直接抒情:
- 感叹世上再也找不到陈伯潜这样的知心好友(论交谁似此)
- 对当时社会上人情淡薄的风气感到无奈(薄俗更何如)

最后两句升华情感:
- "四海多事"指国家正处于动荡时期
- "黄垆永恸"用典故表示:就算将来自己死了,在黄泉下也会为失去这样的好友而悲痛。突出两人超越生死的深厚友谊。

全诗亮点:
1. 用"虎气粗"这样生动的比喻赞美朋友直爽的性格
2. 通过对比(季札vs抄近路、羊头vs虎气)突出自己厌恶虚伪的立场
3. 结尾的生死之叹让离别之情显得格外沉重

诗人通过这首诗,既表达了对知己难寻的珍惜,也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最后落在乱世中真挚友情的可贵,情感层层递进,打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