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夜在颐和园值班的官员的思乡之情。
前四句写值班时的环境:空旷的园子里万籁俱寂,值班房清幽隐秘。报时的玉漏声低沉悠长,传到宫墙外的花丛中。这里用"旷籁""清秘"等词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中间四句写听到的宴会声:不知谁家在西园设宴,半夜还在歌舞喧闹。这热闹声触动了诗人漂泊在外的愁绪,让他整夜无法入睡。这里用"怅触"二字生动表现了外界热闹与内心孤寂的对比。
最后四句写望月思乡:秋月照耀着关山,千里之外同样明亮。诗人遥想故乡的亲人,此刻也正美丽地坐着等待自己归来。"千里共明媚"化用苏轼"千里共婵娟"的意境,"娟娟"既形容月色也形容亲人。
全诗通过值班时的所闻所见所思,展现了在外为官者在中秋佳节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将外在环境与内心感受巧妙结合,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