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多日未见好友叔度,终于在雪后傍晚约上公明一同去拜访的情景。
前两句写诗人喝完酒,目送朋友向东边住所离去。简单交代了故事背景,为下文铺垫。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等待见面的心情:三天不见就像隔了千里那么远,闲坐时感叹门前冷清得只有鸟雀作伴,泥泞的道路让人担心车子能否通行。这些细节把思念之情和见面的困难写得真实可感。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傍晚掀开帘子惊喜地发现乌云渐散,暗示终于可以去见朋友了。这个细节既写了天气变化,更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
全诗妙在: 1. 用"三天像千里"的夸张手法,表现思念之深 2. 通过"鸟雀""泥泞"等生活细节,让等待的心情更真实 3. 结尾乌云散去的意象,巧妙传递出柳暗花明的欣喜
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想念朋友,而是通过一系列生活场景和天气变化,让读者自然感受到这份真挚的友情。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