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峡道中

长道乱沙平似掌,远天残月细如眉。
西风吹渡星星峡,坦卧毡车睡不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西北戈壁旅途中的独特画面,用简单却生动的语言传递出苍茫与宁静交织的意境。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勾勒出大漠的壮阔与天边的静谧。"长道乱沙平似掌"像航拍镜头——蜿蜒的道路在无边沙海中像手掌纹路般平坦延伸,既显路途漫长,又暗含人类痕迹与自然的融合。"远天残月细如眉"则把镜头推向天际,将即将消失的月牙比作美人弯眉,给荒凉景色添了分柔情。

后两句突然注入动感与温度。"西风吹渡星星峡"的"渡"字用得巧妙,让无形的风有了摆渡峡谷的力量感。最有趣的是结尾:旅人在颠簸的毡车里竟能安然入睡,这种反差既表现了旅途的疲惫,更透露出对西北风物特有的适应与豁达——用"坦卧"二字,把艰苦旅程写出了逍遥意味。

全诗像部微型纪录片:从广角沙漠切换到月牙特写,再转到风中行进的毡车,最后定格在酣睡旅人的面部表情。没有直接抒情,却通过对风声、沙地、残月的白描,让读者感受到大漠旅途的孤寂与壮美,以及旅人随遇而安的洒脱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