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北山何先生故宅

青云不在金华巅,白云孤起金华岑。
百世相传勉斋学,四书谁识晦翁心。
水流盘涧自深浅,月照北山无古今。
人问故庐何处是,门前松桂蔚成林。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寻访南宋理学家何基(号北山)故居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精神的交融,表达了对先贤学问的敬仰。

前四句用"青云""白云"起兴,以金华山的高耸云海象征何基学问的高深境界。"勉斋学"指何基传承的理学思想,"晦翁"是朱熹的别号,说何基真正领悟了朱熹注解《四书》的精髓,暗示其学问的正统性。

后四句转入实景描写:山涧流水无论深浅始终流淌,北山月光跨越古今依然明亮,暗喻真理的永恒。最后通过问答形式,用"松桂成林"的蓬勃景象,既实写故居环境,又象征何基学问如林木般生生不息。全诗将理学追求真理的精神,化作山水松月等可感的自然意象,让抽象的思想有了具象的美感。

于石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