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别离

思君恨夜长,寂寞空床宿。
思君恨日短,白头一何速。
长短空自知,思君无尽期。
登楼时一望,杨柳夹堤垂。
黄鸟鸣其上,喈喈有余悲。
听之动中怀,罗袖春风吹。
春风忽已换,阔别恩情断。
织锦寄远人,远人隔河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思念,以及时光流逝中孤独与无奈的情感。全诗用昼夜对比、季节变换等日常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写得生动可感。

开头四句用"夜长"和"日短"的矛盾感受,揭示思念的煎熬——夜晚独守空床时嫌时间太慢,白昼恍惚间又惊觉青春流逝太快。这种时间感知的错乱,真实反映了思念者寝食难安的状态。

"杨柳夹堤垂"到"喈喈有余悲"这段景物描写很巧妙。随风摇摆的柳枝、悲鸣的黄鸟,这些春天景象本应明媚欢快,但在愁人眼中却成了助长忧伤的催化剂。这里用乐景写哀情,让读者更能体会主人公"看什么都开心不起来"的心境。

最后六句情感发生转折。春去夏来暗示分别已久,而"恩情断"的担忧与"隔河汉"的比喻,将地理距离升华为难以逾越的情感鸿沟。结尾"织锦寄远人"的举动尤其动人——明知书信难达仍坚持写信,这种无望中的坚持,比痛哭流涕更能体现思念的深沉。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是它捕捉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经验:等待中的时间扭曲感(觉得慢又觉得快),触景生情的脆弱,以及明知徒劳仍不愿放弃的执着。这些细腻的心理描写,让千年后的读者依然能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