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董职方见贺诞子诗

天幸依仁守列藩,佳篇为贶荷谦尊。
固慙彝鼎无勋阀,且喜桑弧有子孙。
岂比芳兰庭下秀,预知苦李道傍繁。
日临庶狱虞阴谴,敢望高开纳驷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收到朋友董职方祝贺他生儿子的诗后,回赠的一首答谢诗。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三种核心情感:

1. 谦虚与感恩 前四句像在和朋友拉家常:"托您的福我在地方为官,收到您写的贺诗实在不敢当。我虽然没什么显赫功绩(彝鼎指贵重礼器,代指功勋),但庆幸终于有了传宗接代的儿子(桑弧是桑木做的弓,古代生男孩要挂桑弓)"。用"固慙""且喜"的对比,既保持谦虚又流露真实喜悦。

2. 清醒的自我认知 五六句用两个比喻暗藏智慧:"我的儿子哪敢比作庭院里的名贵兰花(喻权贵子弟),估计以后也就是路边无人问津的苦李(喻普通人)"。这种接地气的比喻,既化解了"生子显贵"的俗套祝贺,也体现作者对子女教育的务实态度。

3. 为官者的责任感 最后两句笔锋转到工作:"每天审案子都怕判错遭天谴(庶狱指各种案件),哪还敢想着像权贵那样大开府门摆排场(驷门指高官府邸)?"在喜庆时刻仍不忘为官本分,展现古代文人的责任意识。

全诗亮点在于用"苦李""桑弧"等生活化意象,把得子的喜悦、为官的谨慎、朋友的情谊糅合得恰到好处。就像现代人发朋友圈:既晒幸福,又保持低调,还不忘工作责任,处处透着真诚不做作的智慧。

余靖

(1000—1064)韶州曲江人,初名希古,字安道。仁宗天圣二年进士。累迁集贤校理,以谏罢范仲淹事被贬监筠州酒税。庆历中为右正言,支持新政。使契丹,还任知制诰、史馆修撰。再使契丹,以习契丹语被责,复遭茹孝标中伤,遂弃官返乡。皇祐四年起知桂州,经制广南东西路贼盗。寻又助狄青平定侬智高,留广西处置善后事宜。加集贤院学士,徙潭、青州。嘉祐间交阯进扰,任广西体量安抚使。后以尚书左丞知广州。有《武溪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