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寒食节(古代清明节前的重要节日)时的感伤情绪,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物是人非的苍凉感。
前两句"寒食笼烟惹恨时,河山依旧对芳卮"是说:寒食节烟雾缭绕的景色勾起了愁绪,虽然山河风景依旧,人们还在饮酒作乐。这里用"笼烟"描绘出朦胧哀愁的氛围,"芳卮"(酒杯)反衬出欢乐与哀思的对比。
后两句"欢人莫上梅花岭,丞相坟前叫子规"最打动人心:劝那些寻欢作乐的人别去梅花岭,因为那里(史可法墓所在地)有子规鸟(杜鹃)在哀啼。这里"丞相坟"暗指南明抗清英雄史可法,"子规"的叫声像在说"不如归去",既写实景又暗含对忠烈的追念。
全诗妙在: 1. 用节日欢乐反衬历史伤痛 2. "叫子规"三个字把鸟鸣拟人化,让自然景物替人发声 3. 不直接说教,而是通过"莫上""叫"这些动作委婉表达态度 4. 将个人愁绪与家国情怀自然融合
就像我们现代人清明踏青时,看到热闹春景却突然想起逝去的亲人,那种欢笑与泪水交织的复杂感受。诗人把这种感受放大到了对国家历史的追忆上,让普通的节日风景有了沉甸甸的历史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