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元日晴继复雪亦不废出谷日复晴归乡涂宿上元观灯野庙随所赋得十绝 其七

联袖吟诗不计程,暮投村店屡占晴。
霜浓睡熟无人唤,误待城头画角声(是日自城归,遇学翁兄同宿于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旅途中的小场景,充满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前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同行:两人挽着袖子一路吟诗,不在乎走了多远,傍晚随意找了家乡村小店投宿,还多次抬头看天色,希望明天是个晴天。这里"联袖"的细节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到两人并肩行走、衣袖相碰的亲密模样。

后两句是个可爱的意外:因为霜重天寒,两人睡得特别沉,结果没人叫醒他们,迷迷糊糊等着听城头的号角声(以为还在城里)。这里透露出两个信息:一是乡村清晨的宁静与城市的号角形成对比,二是两人可能前一晚把酒言欢到很晚,所以睡得特别熟。

全诗妙在把一次普通的旅途经历写得趣味横生:赶路的随性、投宿的日常、酣睡的憨态,都透着文人特有的闲适与幽默。特别是最后这个睡过头的小插曲,让整首诗突然活了起来,我们似乎能看到两位诗人醒来时相视一笑的场面。

刘诜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