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丹青阁)

一舸归来,何太晚、鬓丝如织。谩欢息、凄凉往事,尽成陈迹。山迫暮烟浮紫翠,溪摇寒浪翻金碧。看长虹、渴饮下青冥,危栏湿。谁可住,烟萝侧。俗士驾,当回勒。伴岩扃,须是碧云仙客。风月已供无尽藏,溪山更衍清凉国。恨谪仙、苏二不曾来,无人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乘船归来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上片(前八句)写归途中的景色和心情: 1. 开头"一舸归来"直接点出乘船回家的场景,"鬓丝如织"用白发像织布一样密来形容自己年老归来,带着岁月蹉跎的感慨。 2. "凄凉往事"说明回忆并不愉快,但"尽成陈迹"又表现出一种释然,过去的都过去了。 3. 接着用生动的画面描写傍晚景色:暮色中的山峦像浮动的紫色烟雾,溪水泛着金绿色的波浪。最精彩的是"长虹渴饮下青冥",把彩虹比作弯腰喝水的巨人,连高处的栏杆都被打湿了,这个想象非常新奇。

下片(后八句)表达隐居生活的向往: 1. "谁可住"四句说:这样美丽的山水间,只有超凡脱俗的"仙客"才配居住,普通人应该掉头就走。 2. "风月"两句是词眼:大自然的美景就是取之不尽的宝藏,山水之间自有一个清凉世界。这里"衍"字用得很妙,是说山水把这里变成了天然的避暑胜地。 3. 结尾突然转折:可惜李白(谪仙)、苏轼(苏二)这样的大文豪没来过,这么美的地方居然没人写诗赞美!看似遗憾,其实是变相夸这里风景绝佳。

全词最打动人的地方: - 把常见的归乡主题写出了新意,不写近乡情怯,而是通过山水感悟人生 - 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既真实又充满想象力,特别是彩虹喝水的画面 - 最后用"恨名人没来过"的反语,反而突出了此地之美,这种表达方式很巧妙

这首词告诉我们:人生漂泊终要归乡,岁月会留下痕迹,但大自然永远有治愈人心的力量。只要用心发现,处处都是值得停留的"清凉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