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三过堂次原韵三首 其一

苏公遗迹觉林中,岁久荒凉戏牧童。
三过题诗浑是梦,千年觅胜总成空。
山僧已入忘言境,词客还多琢句功。
景仰高风难再挹,遥瞻明月起林东。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参观苏轼曾经留下足迹的"三过堂"时的感慨。全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怅惘。

前两句说苏轼当年在觉林寺留下的遗迹,如今已经荒凉到成了牧童玩耍的地方。三四句用"梦""空"二字,强调当年苏轼三次题诗的事迹如今已如梦境般虚幻,后人追寻胜迹也徒劳无获。五六句写现在的山僧已进入无言的禅境,而文人墨客还在为雕琢诗句费心,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苏轼的高风亮节令人景仰却难以企及,只能遥望林间升起的明月寄托追思。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境深远,通过荒废的遗迹、无言的僧人、林间的明月等意象,巧妙传达了对先贤的追慕和人生无常的感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想见其人却不可得"的遗憾,以及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力感,让读者自然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