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亨父次温伯韵

老未上青云,谁论德行纯。有名传郡国,无食给冬春。

惯见官徵债,多应鬼笑贫。岂能逃俗口,坐作解嘲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描绘了一个穷困潦倒却保持清高的文人形象。

开头两句"老未上青云,谁论德行纯"直白地说:我年纪大了还没当上官,现在谁还会在乎我的品德好不好呢?这里用"青云"比喻高位,暗示社会只重地位不重人品的现实。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贫困生活:虽然我在地方上有点名气("有名传郡国"),却穷得冬天春天都吃不饱饭;经常被官府催债("惯见官徵债"),连鬼都要笑话我穷。这些句子用夸张的对比手法,把文人清高与现实窘迫的矛盾写得既心酸又幽默。

最后两句"岂能逃俗口,坐作解嘲人"是点睛之笔:既然躲不开别人的闲言碎语,不如干脆做个自我解嘲的人。这里透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与其在意他人眼光,不如用自嘲化解尴尬。

全诗的魅力在于:它用大白话写出了一个真实可感的落魄文人形象,既不美化贫困,也不故作清高,而是用幽默消解苦难,展现了中国文人面对逆境时特有的精神韧性。这种"苦中作乐"的人生态度,至今仍能引起普通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