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西域骨种羊裘见贻者谢却之因缀长句
天公幻化纷奇谲,攫弄人心成虫惑。冰蚕作茧火鼠衣,鹖尾雉头恣绚饰。
传闻万里流沙西,瀚海外环哈萨克。满山羖䍽异丁零,达生自地非坼副。
羊死以骨种之士,考牧依然勤力穑。细思西域兑所位,羊为兑象全阴德。
至阴不生乃无死,感以阳精复滋息。断虺可联鳖可艺,理有固然非臆测。
兹羊留骨兼重皮,其中纯黑尤难得。贵人争购逾狼荒,一裘价可半千直。
有客持寄致珍重,开缄观者俱动色。旋珠细叠螺髻圆,黝光润夺鸦雏墨。
我生长物本何有,蔽体聊取充要襋。忽看奇服映悬鹑,翻似杜陵惊翠织。
人生百事斗新异,称此以求焉纪极。美好虽得时俗夸,暴殄恐有神明殛。
亟挥还客心始恬,朗咏素丝安退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拒绝了一件珍贵的西域羊皮裘衣,并借此表达了对奢侈浪费的批判和对朴素生活的坚守。
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理解:
1. 先说西域羊皮的奇特来历(前16句):
- 用神话般的语言描述这件羊皮的珍贵:传说西域有种神奇的黑羊,死后骨头能种出新的羊,皮毛纯黑发亮,像乌鸦羽毛一样乌黑润泽。
- 这种羊皮在贵族圈很抢手,一件能卖到五百金的高价,朋友特意寄来这件贵重礼物,打开时大家都看呆了。
2. 再写自己拒绝的理由(中间10句):
- 作者自嘲说平时穿得破破烂烂("悬鹑"指打补丁的衣服),突然穿上华服反而别扭。
- 认为世人追求新奇奢侈没有尽头,虽然能获得一时夸赞,但浪费天物会遭报应。
3. 最后表明态度(结尾4句):
- 果断把裘衣退还给朋友后,心里才踏实,继续过着清茶淡饭的朴素生活,吟诵着"素丝"(喻指朴素)的诗句。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神奇传说包装批判:先极尽渲染羊皮的神奇珍贵,再突然转折拒绝,形成强烈反差。
2. 展现知识分子的骨气:在"贵人争购"的潮流中坚守本心,像杜甫一样安于清贫。
3. 反映环保意识:认为过度追求奢侈品是"暴殄天物",这种思想在今天看来依然很有前瞻性。
通过一件奢侈品的拒绝,诗人完成了对浮华世风的批判和自我人格的彰显,这种"要风度更要风骨"的态度,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