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东坡武昌寒溪韵三篇
故园山水真奇哉,三经兰菊当年栽。
自嗟流浪不知返,江城晓角愁吹梅。
诗书邀我忽半世,车毂前却连崔嵬。
试寻夷路到圣处,马力已竭烦舆台。
去天尺五吐杰句,孔丘盗跖俱尘埃。
坐疑蓬岛寻丈尔,扁舟径入浮云堆。
肩摩嵇向挽焦贺,欲倒瀛海为尊垒。
梦中失脚在何许,千里闽越天南隈。
只身形影自相吊,俯仰马鬣迷青苔。
兰阶雕谢知叶落,荆树惨淡无花开。
向来愚公不自度,一手欲以太华摧。
那知天目山顶露,儿啼下视云间雷。
华亭黄耳竟安在,辽东白鹤远飞来。
终寻三十六峰去,要假聂许平余哀。
自嗟流浪不知返,江城晓角愁吹梅。
诗书邀我忽半世,车毂前却连崔嵬。
试寻夷路到圣处,马力已竭烦舆台。
去天尺五吐杰句,孔丘盗跖俱尘埃。
坐疑蓬岛寻丈尔,扁舟径入浮云堆。
肩摩嵇向挽焦贺,欲倒瀛海为尊垒。
梦中失脚在何许,千里闽越天南隈。
只身形影自相吊,俯仰马鬣迷青苔。
兰阶雕谢知叶落,荆树惨淡无花开。
向来愚公不自度,一手欲以太华摧。
那知天目山顶露,儿啼下视云间雷。
华亭黄耳竟安在,辽东白鹤远飞来。
终寻三十六峰去,要假聂许平余哀。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苏轼式的豪放笔调,抒发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深刻感悟。全诗可分为三个情感层次:
开篇六句用"故园兰菊"与"江城晓角"的对比,道出漂泊半生的怅惘。就像一个人离家多年,突然想起老家院子里亲手种的花草,而眼前只有陌生城市的晨钟,这种时空错位感让人唏嘘。
中间十二句展现精神世界的跌宕起伏。诗人用"马力已竭""扁舟入云"等生动比喻,描述追求理想时的力不从心。特别精彩的是"孔丘盗跖俱尘埃"这句,意思是圣贤与盗贼终将同归尘土,体现看透世事的豁达。随后笔锋一转,用梦中迷路的意象,暗喻现实中的迷茫无助。
最后八句以"愚公移山"的反用格外深刻——原以为自己能像愚公那样撼动高山,结果发现连山顶的云雾都难以触及。但结尾又扬起希望:虽然仙鹤已远,仍要寻找新的山峰。这种"认清现实却不放弃"的态度,正是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诗中巧妙运用"兰阶凋谢""荆树无花"等意象暗示时光流逝,通过"儿啼云雷"等超现实画面增强感染力,最终完成了一场从怅惘到豁达的心灵之旅。
朱槔
徽州婺源人,字逢年。朱松弟。有轶才,自负其长,不肯随俗俯仰。工诗。有《玉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