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

隐院遮宫万柳垂,晚春天气絮霏霏。
不和尘土初粘雨,得弄晴光未落晖。
梦断流莺云捲幔,宴酣归骑雪围衣。
未应撩乱迷人眼,辇路分明到琐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晚春时节柳絮纷飞的唯美画面,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与宫廷生活的交融。

前两句勾勒出整体场景:深宫庭院里垂柳成荫,暮春时节的柳絮像雪花般轻盈飘舞。"隐院遮宫"暗示了宫廷的幽深,而"万柳垂"则突显了柳树的繁茂姿态。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对比手法展现柳絮的特性:它们不像尘土会被雨水打湿,反而能在晴朗的夕阳下自在飞舞。诗人用"梦断流莺"和"宴酣归骑"两个意象,将柳絮比作飘动的云纱和纷飞的白雪,既写出柳絮的轻盈质感,又暗含宫廷生活的闲适氛围。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虽然柳絮看似迷乱人眼,但它们飘飞的轨迹却清晰可辨,一直延伸到宫门深处。这里用"辇路"(皇帝车驾经过的道路)和"琐闱"(宫门)暗示柳絮的飞舞轨迹仿佛在指引着通往宫廷深处的路径,赋予自然景象以人文意趣。

全诗最妙处在于将普通的柳絮景象与宫廷环境自然融合,通过细腻的观察把飘忽不定的柳絮写得既灵动又有序,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含蓄地展现了宫廷生活的优雅情调。诗人用"雪围衣"、"云捲幔"等新颖比喻,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柳絮飞舞时的轻盈美感。

张泰

(1436—1480)苏州府太仓人,字亨父,号沧州。少与同里陆釴、陆容齐名,号称“娄东三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迁修撰。恬淡自守。诗名亚李东阳,弘治间艺苑皆称李怀麓、张沧州。书法亦翩翩可喜。有《沧州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