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上观雪

沙洲苍莽水云昏,雪落寒溪镜有痕。
山际疏钟烟际寺,林边微迳水边村。
天涯岁月行将尽,人世穷愁孰与论。
忆与邹枚同赋咏,人非事往但心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溪边观雪的宁静画面,同时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际遇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 开篇用"苍茫""昏暗"的水云景象营造出冬日阴沉的氛围,接着用"雪落寒溪"点题,把溪水比作有划痕的镜子,既写出溪面结冰的质感,又暗示诗人内心的波动。后两句通过"山寺钟声""林间小路""水边村落"三个意象,勾勒出幽静淡远的山水画卷,就像用文字画了一幅水墨雪景图。

后四句抒情: 诗人突然从眼前雪景联想到自己漂泊的岁月即将走到尽头,却无人能理解他心中的困苦愁闷。最后回忆起曾经与邹阳、枚乘这样的文人好友一起吟诗作赋的往事,虽然故人不在、往事如烟,但那份情谊永远珍藏在心里。

全诗妙在: 1. 画面感极强,前四句就像电影镜头,从大远景推到特写 2. 情感自然流转,从赏景到感怀毫无斧凿痕迹 3. 用"镜有痕"这样精巧的比喻,把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联系起来 4. 结尾的回忆给冷清的雪景注入一丝温暖,让整首诗更有层次

诗人通过雪景写人生,既有"千山鸟飞绝"的孤寂感,又带着"曾经拥有"的慰藉,把中年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往事的珍重表达得含蓄而动人。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