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五老图

休官致政老年閒,庙堂尝享著袍冠。
调和鼎鼐施霖雨,燮理阴阳佐武桓。
念国不忘先世烈,归乡岂念旧庐寒。
我辈若从亲炙授,仪容如在使人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群退休官员的晚年生活,充满了对往昔荣耀的怀念和对家国情怀的坚守。

开头两句写老人们退休后的闲适生活,他们曾经在朝廷担任要职,穿着官服上朝议政。"调和鼎鼐"、"燮理阴阳"这些比喻,形象地说明他们当年就像厨师调配美味、调理阴阳一样,辅佐君王治理国家,功绩显著。

中间部分展现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虽然退休回乡,但依然心系国家,不忘祖先的功业;虽然住在简陋的老房子里,却并不在意物质条件的简陋。这说明他们看重的是精神追求,而非物质享受。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如果我们能亲身接受这些老人的教诲,他们的风范仪容就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既表达了对老人们的敬仰,也暗示了这种精神需要后人传承。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庙堂与乡野、荣耀与简朴),塑造了一群淡泊名利却心系天下的退休官员形象。他们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地位高低,而在于是否始终怀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精神境界,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富弼

(1004—1083)宋洛阳人,字彦国。仁宗天圣八年举茂才异等。庆历二年为知制诰,使契丹,力拒其割地之挟索,然许增岁币。三年,迁枢密使,与范仲淹等推行“庆历新政”。至和二年,拜中书门下平章事,务守成,号贤相。神宗问边事,曰“愿二十年口不言兵”。次年拜相。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判亳州,复以抵制青苗法被劾降官。以韩国公致仕。卒谥文忠。有《富郑公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