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莲使节

官亭北接帝王州,使者传宣出凤楼。
两度丹山三度节,老臣何以报宸旒。

现代解析

这首诗《金莲使节》描绘了一位老臣奉命出使的场景,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与责任感。

首句"官亭北接帝王州"点明了地点——官亭靠近京城,暗示使者即将从权力中心出发。"使者传宣出凤楼"说明这位老臣是奉皇帝之命(凤楼代指皇宫)外出执行任务。

"两度丹山三度节"用数字强调使者多次奉命出行的经历,"丹山"可能指代重要地点,"节"指使者的符节,暗示他已是经验丰富的重臣。最后一句"老臣何以报宸旒"是诗眼,直白表达了老臣的内心独白:面对皇帝的信任(宸旒代指皇帝),我该如何报答这份恩情呢?

全诗通过简洁的场景描写,生动展现了一位忠诚老臣的使命感。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个反问,没有豪言壮语,而是用质朴的疑问,真实地表达出臣子对君主的赤诚之心。这种不张扬的忠诚,反而比直接表忠更显真挚。

诗中"凤楼""宸旒"等词都用具体事物代指皇帝和皇宫,既保持了诗歌的典雅,又避免了直白的表述,这是古典诗词常用的含蓄表达技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