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丙戌秋卧疾山园得叔诒咏都中书并忆昨行一首起坐而歌家人叹惋疾为之愈十余年欲答临纸辄废闽中客舍乘兴仿其体和之

昆仑山头阆风苑,忆昨王母开清宴。
桃花结子三千年,与君共作东方倩。
世事由来难独擅,人生那得长相见。
七载风尘跨蹇驴,有如东飞伯劳西飞燕。
衔得天涯尺素书,开缄令我沈疴变。
张仪无舌亦欲吟,子龙有胆终须颤。
于潜绢,裁为扇。
嫁得黔娄失金钏,是时在侧缝针线。
卿有三寸箧中刀,我有一尺床头卷。
天风吹客海上来,十年又复光如箭。
借问行人路几千,途中却过丰城县。
客舍中宵总不眠,团团海月当窗见。
把君诗卷长吟遍,使我心似余霞散绮澄江练。
自骑竹马吐狂言,汝南空有先贤传,腐儒破帽何须恋。
呜呼破帽真可嗔,生儿却似又工文。
文如不贱仍不贫,骑马便作看花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通过回忆与朋友的交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经历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通俗易懂的分析:

1. 开头部分:“昆仑山头阆风苑,忆昨王母开清宴。” 诗人回忆起在昆仑山头的阆风苑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仿佛回到了过去,那时王母娘娘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宴会。这里使用了神话传说的元素,增添了诗意和浪漫色彩。

2. 中间部分:“桃花结子三千年,与君共作东方倩。” 诗人用桃花结子三千年的比喻,表达了与友人长久的友谊和深厚的情感。同时,“东方倩”可能是对友人的一种赞美或称颂。

3. 转折部分:“世事由来难独擅,人生那得长相见。” 诗人感叹世事无常,难以独自掌握,人生的相聚更是难得。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人际关系的感慨。

4. 回忆部分:“七载风尘跨蹇驴,有如东飞伯劳西飞燕。” 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同度过的七载风尘岁月,如同伯劳和燕子一样忙碌而快乐。这里的“蹇驴”可能指的是行走不便的驴子,象征着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奔波和辛苦。

5. 感慨部分:“衔得天涯尺素书,开缄令我沈疴变。” 诗人收到了远方的朋友送来的书信,这让他的心情变得愉悦,病魔也消失了。这里的“沈疴”可能指的是重病,而书信的到来则带来了治愈的力量。

6. 怀旧部分:“张仪无舌亦欲吟,子龙有胆终须颤。” 诗人回忆起历史上的张仪和子龙,他们虽然失去了舌头和胆魄,但仍然勇敢地战斗。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的精神的赞美。

7. 感慨部分:“于潜绢,裁为扇。嫁得黔娄失金钏,是时在侧缝针线。” 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得到于潜绢作为扇子,以及与友人一起缝制金钏的场景。这些细节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8. 感慨部分:“卿有三寸箧中刀,我有一尺床头卷。” 诗人回忆起自己曾经拥有一把三寸长的刀具,而友人则拥有一尺长的床头卷轴。这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和精神追求的不同看法。

9. 感慨部分:“天风吹客海上来,十年又复光如箭。” 诗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力量和时间的流逝,他感到自己又回到了故乡,恢复了健康。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10. 结尾部分:“借问行人路几千,途中却过丰城县。” 诗人询问行人走过的路有多少,并提到途中经过丰城县。这暗示了诗人曾经到访过丰城这个地方,或者与丰城有关的回忆。

11. 结尾部分:“客舍中宵总不眠,团团海月当窗见。” 诗人在客舍中夜不能寐,看到了圆圆的月亮挂在窗外。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夜晚的宁静和孤独感。

12. 结尾部分:“把君诗卷长吟遍,使我心似余霞散绮澄江练。” 诗人反复吟诵友人的诗卷,让心情变得像余霞一样美丽,像澄江一样清澈。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诗歌的赞赏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