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推衾送暖,记卿卿、怜我夜寒肩护。
人拟同功双蝶茧,一缕情丝裹住。
棠睡魂痴,兰薰气馥,种种销魂处。
双眸溜注,腻人尤在眉妩。
相去曾几何时,分飞劳燕,无复成欢绪。
知否相思卿为我,我总为卿吟苦。
恨海难填,情天莫补,除是来生聚。
相逢或者,梦中还结鸳侣。
人拟同功双蝶茧,一缕情丝裹住。
棠睡魂痴,兰薰气馥,种种销魂处。
双眸溜注,腻人尤在眉妩。
相去曾几何时,分飞劳燕,无复成欢绪。
知否相思卿为我,我总为卿吟苦。
恨海难填,情天莫补,除是来生聚。
相逢或者,梦中还结鸳侣。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念奴娇》用细腻动人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刻骨铭心却最终分离的爱情。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甜蜜回忆与强烈对比 开头像放电影一样重现相爱的细节:爱人怕"我"夜里冷,贴心地把被子拉过来盖住肩膀("推衾送暖")。两人像春蚕吐丝般用情丝紧紧缠绕("双蝶茧"的比喻),在花香弥漫的房间里相视而笑("棠睡""兰薰"),特别是爱人流转的眼波和动人的眉梢("双眸溜注""眉妩"),这些画面充满温度。但紧接着"相去曾几何时"突然转折,用"分飞劳燕"(分开的燕子)道出现在的孤独,甜蜜与苦涩形成强烈反差。
2. 双向思念的苦楚 诗人用回环句式道出相思的煎熬:"知否相思卿为我,我总为卿吟苦"——你想我的时候,我也正在为你写诗受苦。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情感,比单方面思念更让人揪心。"恨海难填,情天莫补"两个夸张的比喻,说遗憾像大海填不平,感情缺口像天空补不上,除非来世再见,凸显现实的绝望。
3. 梦境的自我安慰 最后诗人把希望寄托在梦里("相逢或者,梦中还结鸳侣"),看似是期待,实则透露出清醒的痛苦——现实中无法相聚,只能靠做梦来短暂安慰自己。这种"明知虚幻却甘愿沉溺"的心态,让整首词在柔情中带着心酸。
全词就像用月光编织的网,字字温柔却笼罩着遗憾。最打动人心的,是那些具体的生活细节(盖被子、闻花香、看眉眼)构成的记忆碎片,让失去的爱情显得格外真实可触。而"蚕茧""恨海"这些新颖比喻,又把抽象的感情变得鲜活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