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白

非青玄赤黄,正色配金方。
鱼表周王德,麟呈汉帝祥。
寒来边草远,春至岭梅芳。
曳练闻良马,衔钩见瑞狼。
张苍肥似瓠,潘岳鬓如霜。
虚室能生后,方知守黑长。

现代解析

这首《咏白》是一首赞美白色之美的咏物诗,通过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展现白色的纯净与神圣。

1. 白色的象征意义
开篇用“非青玄赤黄”强调白色不同于其他颜色,是“正色”(正统之色),与五行中的“金”相配,暗示其高贵。接着用“鱼表周王德,麟呈汉帝祥”两个典故:周武王渡河时有白鱼跃入船中,象征祥瑞;汉武帝时捕获白麟,被视为吉兆。这里表明白色在传统文化中代表祥瑞和帝王之德。

2. 白色与自然的呼应
“寒来边草远,春至岭梅芳”通过对比展现白色的多面性:寒冬的边塞枯草苍白萧瑟,而初春的白梅却清雅芬芳。白色既能象征荒凉,也能代表生机。

3. 白色与人文的关联
“曳练闻良马”指白马如白绢般飘逸,暗喻人才;“衔钩见瑞狼”用瑞狼衔银钩的传说,进一步烘托白色的神圣。后文提到张苍(汉代丞相)肥胖如瓠(白色葫芦),潘岳(西晋美男子)鬓发如霜,用幽默和唯美的形象,将白色与人的外貌、气质联系起来。

4. 哲理升华
结尾“虚室能生后,方知守黑长”化用《老子》“知其白,守其黑”,意为:在空明(虚室)中才能感悟本源,明白坚守质朴(黑)的重要性。白色不仅是视觉的美,更暗含道家“返璞归真”的智慧。

全诗精髓
诗人用白色串联起历史、自然与人生,既赞美其纯净高洁的物理特质,又赋予它祥瑞、德行、哲思等文化内涵。语言上典故与白描结合,既有厚重感又不失灵动,最终回归对朴素之道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