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在德六年正旦

问东风何似,早吹绿、洞庭波。要催起江头,梅妆的皪,柳态婆娑。

遥知玉墀鹓鹭,对青阳、绿禁郁嵯峨。欢动云间阊阖,应收雪外蓬婆。

谁将瑶瑟托湘娥。颖客播弦歌。向执法森然,寿星明处,陡顿春多。

衡君也能三呼,更双成度曲奏云和。如许升平文物,仍逢混一山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木兰花慢》是南宋词人刘克庄在担任左丞相的六年正旦(即元旦)时所作,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风调雨顺的祝愿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第一段:“问东风何似,早吹绿、洞庭波。要催起江头,梅妆的皪,柳态婆娑。”

开篇描绘了一幅春风吹拂、春色盎然的画面。东风吹绿了洞庭湖的水面,仿佛要唤醒江畔梅花的妆容,让柳树轻轻摇曳。这里运用了自然景象象征春天的到来,预示着新的希望和活力。

第二段:“遥知玉墀鹓鹭,对青阳、绿禁郁嵯峨。欢动云间阊阖,应收雪外蓬婆。”

第二段继续描绘宫廷的景象,大臣们在宫殿里齐聚一堂,迎接春天的到来。宫殿庄严肃穆,似有高耸入云之感。人们欢聚在云端之中,迎接春天的到来,仿佛要收揽天边的雪景,象征着扫除旧年的阴霾。

第三段:“谁将瑶瑟托湘娥。颖客播弦歌。向执法森然,寿星明处,陡顿春多。”

第三段描述了一位乐师弹奏瑶瑟,仿佛湘娥所托。颖客(乐师)的琴音悠扬,如同春风拂面。面对庄严的法令,寿星(象征长寿和幸福)的光芒更加明亮,使得春天的气息更加浓厚。

第四段:“衡君也能三呼,更双成度曲奏云和。如许升平文物,仍逢混一山河。”

最后一段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富强的祝愿。衡君(指作者自己)也加入欢呼声中,双成(古代传说中的仙女,此处指乐师)继续弹奏美妙的乐曲。“云和”是指乐声优美。这样的景象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同时也表达了对统一江山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宫廷的欢乐,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词人在政治生涯中对国家繁荣昌盛的向往和祝福。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