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汉槎谪戍宁古塔

欲叩君门万里赊,惊闻远戍度龙沙。文章只道金难铄,谣诼翻成玉有瑕。

减死蔡邕方出塞,哀时庾信未还家。可怜交橐归来日,岂有明珠载一车。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朋友被贬边疆的悲愤和同情,用简单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如下:

1. 远行边疆的震惊
开头说诗人本想拜访朋友,却突然听说他被发配到万里之外的宁古塔(黑龙江边塞),像穿越沙漠一样艰苦。这里的"龙沙"代指荒凉边塞,凸显噩耗的突然和残酷。

2. 才华反成祸根
诗人替朋友不平:明明文章写得像真金一样闪亮(金难铄),却因为小人造谣(谣诼),硬说美玉有瑕疵。这里用"金玉"比喻朋友的才华和品格,却被恶意中伤。

3. 借古喻今的委屈
用两个历史人物作对比:
- 蔡邕(东汉文学家)至少保住性命才被流放
- 庾信(南北朝诗人)到死都没能回乡
暗示朋友遭遇比古人更惨,既被流放又难归家。

4. 归来的凄凉
最后想象朋友将来放归的场景:空着手回来(交橐是空口袋),哪会像传说中那样带着一车珍宝?用"明珠一车"的典故反衬现实,说明朋友被冤枉后一无所有。

全诗用对比手法(才华vs诽谤、历史典故vs现实处境)突出朋友的冤屈,字里行间都是对朝廷不公的愤怒,和对朋友遭遇的心痛。就像现代人看到优秀同事被诬陷开除时,那种"明明能力出众却被小人害了"的愤懑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