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中

梧叶响荒塘,秋宵不耐长。
猿啼千嶂外,人在一灯旁。
雁影溪桥月,钟声野寺霜。
明朝又何处,烟水正茫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旅途中孤独寂寥的画面,读来像一幅水墨画般清冷动人。

开篇用"梧叶响荒塘"瞬间把我们带入场景:枯黄的梧桐叶在荒废的池塘边沙沙作响,这声音让秋天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难熬。这里用声音反衬寂静,用"不耐长"表达出旅人度夜如年的心境。

中间两联像镜头切换:远处群山间传来猿猴的哀鸣,近处孤灯旁坐着形单影只的旅人;溪桥上的月光映出雁群飞过的影子,寒霜覆盖的野寺传来悠远的钟声。这些意象既有空间上的远近对比,又有视觉与听觉的交织,共同营造出空旷寂寥的秋夜氛围。

结尾最妙,诗人不直接说愁,而是用"明朝又何处"的迷茫发问,配上"烟水正茫茫"的朦胧景象,把漂泊无依的愁绪都化入这烟波浩渺之中。特别是"又"字,暗示这已是常态,更添无奈。

全诗没有一个"愁"字,却通过秋声、孤灯、猿啼、霜钟等意象,把旅途中的孤独感和对前路的迷茫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像我们现代人独自在异乡酒店醒来的那种怅惘,只不过古人用诗意的语言说了出来。

蔡槃

蔡槃,号邃庵,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东瓯诗存》卷一○)。今录诗三十一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