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祇隔数重山。
春风自(一作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在旅途中写下的思乡之作,语言简单却情感深厚。

前两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祇隔数重山"用地理距离表达心理距离。诗人站在瓜洲渡口,看着对岸的京口(今镇江),中间只隔着一条长江;而他的家乡钟山(今南京紫金山)也不过隔着几座山的距离。这种"看似很近实则难达"的描写,透露出诗人身在旅途、心系家乡的矛盾心情。

后两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千古名句。"绿"字用得特别生动,让读者仿佛看到春风吹过,江南大地瞬间披上绿装的画面。而望着同一轮明月,诗人忍不住问:什么时候才能照着回家的我呢?这种对归期的期盼和不确定,让整首诗的情感达到高潮。

全诗妙在把旅途中的地理观察与思乡情绪自然融合,用"一水""几重山"写空间距离,用"春风""明月"写时间流转,最后用一个问句收尾,留下悠长的余韵。普通人读来既能感受到江南春景的明媚,又能体会游子思乡的惆怅,这正是它流传千年的魅力所在。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