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其三

度涧穿云己倦行,林边久听午鸡鸣。
书声只在茅堂上,深掩衡门未出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闲适的山居场景,读起来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前两句写行人的疲惫与山中的宁静:诗人已经走累了,穿过山涧云雾,在林边休息时听到午间的鸡鸣声。这里的"倦行"和"久听"形成对比,既表现了旅途的劳累,又烘托出山林的静谧。

后两句笔锋一转,带我们看见一座茅草屋:读书声从茅屋里传来,但柴门紧闭,主人并未出来迎接。这个画面特别有意思——我们能听到读书声,却看不到读书人,这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描写,反而让人更好奇茅屋主人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声音构建画面:鸡鸣声、读书声,让安静的山水突然生动起来 2. 留白的艺术:不直接写主人,但通过"深掩衡门"这个细节,暗示主人可能是个淡泊名利的隐士 3. 动静结合:疲惫的行人vs安闲的读书人,形成有趣的对照

读这首诗,就像看一个短视频:先是一段山间行走的镜头,然后镜头慢慢推向一座茅屋,最后定格在那扇紧闭的柴门上,让人忍不住想象门后的故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