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广西苍梧一带的壮丽山水和热闹生活,充满画面感和地方特色。
前两句写景:从桂岭向东延伸的险滩与苍梧的细柳在云霞中若隐若现,一险一柔形成对比。"恶滩"和"綵云"的用词既真实又带点夸张,让人感受到山水的磅礴气势。
中间四句像一组动态镜头:两条大河(可能指漓江和桂江)波涛汹涌连接两广,高耸的城墙横跨北山。江边是茅屋竹排等传统民居,江湾停满渔船,筒槽(一种捕鱼工具)随处可见。这些描写既展现地理特征,又充满生活气息。
最后两句突然加入声音元素:半夜驿站响起军乐声,原来是南方使节回来了。这个结尾让静态的山水画突然活了起来,暗示这里不仅是风景胜地,更是交通要道。
全诗用"恶滩""拍天""耸日"等有力词汇塑造苍梧的雄奇,又用"细柳""渔艇"增添柔美,最后用笳鼓声点出人文色彩,就像用文字拍了一部山水纪录片,既有大场景又有小细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