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翠麓寺呈伯强寺丞
曩时曾作家山游,亭有翠麓排新幽。
疏轩密牖竹锵戛,烈风劲雨松飕飀。
呀然出户瞰山足,屹然数竿围上头。
扫除云峰耸客步,煎煮锡水供茶瓯。
我时既合众宾饮,醉岸山帻心迟留。
山僧领我丐诗榜,诗未脱吻惊旋辀。
四方环走倏已晚,十载负约今方酬。
珍蓝增葺想胜旧,我已白首縻藩州。
何当一赋归去来,再款岩室空披搜。
吾宗道人正嘉遯,摆脱世上无穷忧。
欣逢主人贤且令,泉石笑傲都相求。
上人洒扫莫暂闲,行行逆我西来舟。
疏轩密牖竹锵戛,烈风劲雨松飕飀。
呀然出户瞰山足,屹然数竿围上头。
扫除云峰耸客步,煎煮锡水供茶瓯。
我时既合众宾饮,醉岸山帻心迟留。
山僧领我丐诗榜,诗未脱吻惊旋辀。
四方环走倏已晚,十载负约今方酬。
珍蓝增葺想胜旧,我已白首縻藩州。
何当一赋归去来,再款岩室空披搜。
吾宗道人正嘉遯,摆脱世上无穷忧。
欣逢主人贤且令,泉石笑傲都相求。
上人洒扫莫暂闲,行行逆我西来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忆十年前游览翠麓寺的经历,并表达对重返故地的向往。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与人文交融的画卷。
开篇作者回忆当年游览翠麓寺的情景:新建的亭台掩映在青山翠谷中,竹林在风中沙沙作响,松树在暴雨中呼啸。这些动态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山寺的清幽与生机。
中间部分生动记述了当时的趣事:作者和朋友们在山顶俯瞰美景,用山泉煮茶畅饮,醉后还戴着歪斜的头巾。最有趣的是,寺庙住持追着要题诗,结果诗还没写完,作者就匆忙离开了。这个充满生活气息的插曲,展现了文人雅集的随性与洒脱。
结尾抒发了十年未能重游的遗憾,虽然知道寺庙已经修缮一新,但自己却因公务缠身无法前往。最后几句流露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像寺中僧人那样超脱尘世烦恼,与泉石为伴。
全诗语言自然流畅,既有"疏轩密牖竹锵戛"这样生动的景物描写,又有"醉岸山帻"这样幽默的生活细节,更有"何当一赋归去来"的深沉感慨。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眷恋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让读者感受到岁月变迁中不变的山色与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