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亭望慈恩杏花发

曲台晴好望,近接梵王家。十亩开金地,千株发杏花。
带云犹误雪,映日欲欺霞。紫陌传香远,红泉落影斜。
园中春尚早,亭上路非赊。芳景偏堪赏,其如积岁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曲江亭远望慈恩寺杏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充满生机与色彩感。

前四句点明地点和场景:诗人站在晴朗的曲江亭上,眺望附近慈恩寺的杏花。用"十亩金地"形容寺院范围,"千株杏花"展现花海的壮观。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写杏花之美:杏花像误入云层的白雪,又像要胜过朝霞的彩云;花香飘满大路,花影倒映在斜阳下的泉水里。这里用"误雪""欺霞"的拟人手法,突出杏花既纯净又艳丽的特质。

最后四句抒发感受:虽然还是早春,但这样美好的景色值得专程来欣赏。诗人感叹年年都有这样的美景,暗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惆怅。

全诗亮点在于: 1. 色彩对比强烈(白云、红霞、紫陌、红泉) 2. 调动多重感官(视觉、嗅觉) 3. 动静结合(飘香是动态,斜影是静态) 4. 在赞美春光的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感慨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对杏花多角度的描绘,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