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太清乐 其二》描绘了一场神秘而宏大的仙界仪式,用充满画面感的语言带我们走进道教的神圣世界。
开头"五节清香半夜焚"就很有场景感——深夜时分,有人点燃了特制的五节香,香气袅袅上升。这里的"五节"可能暗指五行或五方,香火成了连接天地的媒介。
紧接着"天人玉女尽遥闻"像镜头拉远——不仅人间能闻到,连天上的仙女们都远远嗅到了这香气。这里用"玉女"这个典型道教意象,暗示仙界的存在。
第三句"味同气合遥相应"最有意思——香火的气息与仙界的灵气相互呼应,就像无线信号对接成功一样,人间与仙界通过气味建立了神秘联系。
最后"绛节霓旌下五云"把仪式推向高潮:仙人们举着深红色的仪仗,驾着五彩祥云降临人间。"绛节霓旌"是典型的道教仪仗用具,"五云"则让人联想到祥瑞之兆。
全诗通过"焚香-传味-感应-降临"四个步骤,完整展现了一个人神沟通的神圣时刻。重复出现的"太清乐"像是某种宗教咒语或仪式伴唱,给整个过程增添了韵律感和神秘色彩。诗人用香气作为线索,把虚无缥缈的仙界景象写得既真实可感又美不胜收。
赵佶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