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名为《重阳不见菊次诸公韵 其四》,主要描述了作者在重阳节时对菊花的思考和情感。下面我来简单解释一下这首诗的内容和含义。
首句“菊以黄为正”,意思是说菊花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的颜色——黄色,被人们视为正色。接下来“纷纷祇皂舆”,则说其他的花色杂乱,只有菊花的黄色显得特别。这里的“皂舆”可能是指其他颜色不纯正的花朵。
“待寒缘耿介,纵老不凋疏”这两句是说,菊花能够在寒冷的季节里保持坚强,不畏寒冷,也从不因为年岁增长而变得凋零稀疏。这两句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品格。
“秋净花如染,时迁水走渠”这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清朗,菊花就像被染上了颜色一样美丽。随着时间的流逝,水流潺潺,营造了一种静谧和谐的秋景。
最后两句“惟留五字句,能不愧应徐”,则是说即便只留下这短短的五言诗句,也觉得对得起“应徐”这样的高水准。这里的“应徐”可能是指某个诗人或者诗人风格,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谦和对高雅诗风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述,赞美了菊花的高洁品格和坚强精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高雅诗风的追求和自谦。
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