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即席点韵

渊明我辈人,岂为口体累。
归欤三径秋,清吟发幽寄。
醒眼对黄花,陶然已心醉。
世俗儿女情,饮菊萸系臂。
长房果神仙,登高未为智。
落帽狂参军,声利穷所嗜。
兴来尽君欢,得句输杜二。
牛山泪沾衣,鄙哉马千驷。
悠然千载吟,高韵未易次。
人生聚几何,此意非酒为。
徜徉林壑游,磊落湖海义。
明年此会日,老健天所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重九)时诗人与朋友聚会的情景,表达了对陶渊明式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全诗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洒脱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1. “渊明我辈人,岂为口体累。” 开篇以陶渊明自比,表明自己和陶渊明是同一类人,不会为了衣食等物质需求而劳碌奔波。体现了诗人对陶渊明高洁品格的仰慕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2. “归欤三径秋,清吟发幽寄。” 诗人回到隐居的田园,在秋日里吟诗作赋,寄托自己幽深的情怀。“三径”指隐居的处所,借用陶渊明“三径就荒”的典故,表达归隐之志。

3. “醒眼对黄花,陶然已心醉。” 诗人清醒地欣赏着盛开的菊花,内心却已经陶醉其中。菊花象征着高洁和隐逸,诗人通过对菊花的欣赏,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热爱。

4. “世俗儿女情,饮菊萸系臂。” 诗人批评世俗之人重阳节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的行为过于儿女情长,缺乏深意。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礼节的不屑。

5. “长房果神仙,登高未为智。” 借用费长房登高避祸的典故,质疑登高祈福的智慧。诗人认为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形式上的登高,而在于内心的超脱。

6. “落帽狂参军,声利穷所嗜。” 借用孟嘉落帽的典故,讽刺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孟嘉是东晋名士,以洒脱不羁著称,诗人借此表达对名利的淡泊。

7. “兴来尽君欢,得句输杜二。” 诗人与朋友尽情欢乐,吟诗作赋,自谦诗才不如杜甫(杜二)。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和谦虚的品格。

8. “牛山泪沾衣,鄙哉马千驷。” 借用齐景公牛山流泪的典故,批评那些贪恋富贵的人。诗人认为追求千驷之马的富贵生活是可鄙的,表达了对富贵名利的蔑视。

9. “悠然千载吟,高韵未易次。” 诗人吟咏陶渊明的诗句,感叹其高雅的韵味难以企及。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10. “人生聚几何,此意非酒为。” 诗人感叹人生聚少离多,但朋友之间的情谊并非靠酒来维系。体现了诗人对真挚情谊的珍视。

11. “徜徉林壑游,磊落湖海义。” 诗人与朋友徜徉于山林之间,胸怀磊落,肝胆相照。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12. “明年此会日,老健天所赐。” 诗人期待明年重阳节再次相聚,希望上天保佑大家健康长寿。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聚会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式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在于内心的超脱和与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而非追逐富贵名利。全诗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洒脱的人生态度。

艺术特色:

* 用典自然: 诗中多处运用典故,如“三径”、“落帽”、“牛山泪”等,但都自然贴切,不显晦涩。 * 语言流畅: 诗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情感表达真挚自然。 * 意境深远: 诗中通过对菊花、山林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高洁、超脱的意境。

总结:

这首诗是一首充满隐逸情怀和人生哲理的作品。诗人通过对重阳节聚会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情谊的珍视。诗中流露出的高洁品格和洒脱人生态度,令人敬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