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忆京寓藤花作
晓寒欺绣幕。过啼鴂光阴,离愁萧索。新词寄归鹤。
奈书传阆苑,信音辽邈。纤枝翠络。料此际、垂垂绽萼。
尽飘零、客燕天涯,长忆紫茸檐角。
兰杓。浮红泛绿,摘艳吟香,与花同酌。华胥梦觉。赏心事,忍抛却。
想闲庭多少,游蜂戏蝶,未肯襟期漫托。但年年、吹冷东风,自开自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在异乡回忆京城旧居的藤花,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漂泊在外的孤寂。
上片(前八句)从清晨的寒意写起,用"啼鴂"(杜鹃鸟)暗示春天将尽,带出离愁。作者想托归鹤(仙鹤)把新写的词带回京城,却像神话中的阆苑仙境一样遥远。他想象着此刻旧居的藤蔓该是绿叶缠绕、花朵垂挂的样子,而自己像飘零的燕子,总记得屋檐下那丛紫色藤花。
下片(后八句)转入回忆。用"兰杓"(酒杯)带出当年与友人赏花饮酒、吟诗作赋的快乐。"华胥梦"典出黄帝梦游的理想国,这里比喻美好如梦境。醒来后不忍抛却这些赏心乐事,又想到如今庭院里蜂蝶嬉戏,却无人懂得自己的心意。最后以藤花年复一年在冷风中独自开落作结,暗喻自己的孤独。
全词妙在虚实交织:实写眼前漂泊,虚写记忆花开;实写独饮冷清,虚写当年欢聚。最打动人的是结尾"自开自落"四字,把无人欣赏的藤花与孤寂的自己融为一体,看似写花,实则写心,留下悠长余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