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陈抟

华岳三峰客,幽居不记年。
烟霞为活计,云水作家缘。
种药茅庭畔,栽松涧壑边。
暂离仙洞去,可应帝王宣(明张维新《华岳全集》卷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华山的道士生活,充满了仙风道骨的气息。

前两句"华岳三峰客,幽居不记年"直接点明主人公身份——住在华山三座主峰间的隐士,因为生活太逍遥自在,连过了多少年都记不清了。这种"山中无历日"的感觉,立刻让人感受到与世隔绝的隐居之乐。

中间四句用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隐士的日常:把云雾彩霞当作谋生手段,将行云流水视作人生伴侣,在茅屋边种草药,在山涧旁栽松树。这些描写特别生动,云雾、流水、草药、松树都是道家修行者最爱的意象,通过这些细节,我们看到一位真正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修行者形象。

最后两句最有意思,说这位隐士暂时离开修炼的洞府,可能是去应帝王(皇帝)的召见。这里暗含一个典故:传说陈抟老祖(诗中提到的)曾被宋朝皇帝召见。但诗中用"暂离"和"可应"这两个词,显得很超然,暗示修行者虽然去见皇帝,但内心依然保持独立,随时可以回到山野。

整首诗妙在把隐居生活写得既真实又飘逸,没有刻意说教,但通过种药、栽松这些日常细节,自然流露出道家崇尚自然、超脱世俗的精神境界。特别是最后看似平淡的两句,实际上藏着修行者"身在朝堂心在山林"的智慧,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葛守忠

葛守忠,太宗太平兴国间尝奉使召陈抟(明《华岳全集》卷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