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岩庵小憩有怀南还诸子

莱陌瓜畦取径斜,空林宿鸟隐袈裟。
风欹霜压西邻竹,茜染栀匀九日花。
庾信似悲摇落早,阮公休恸道途赊。
江东已报收诸郡,浪息银河好泛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宁静画面,同时暗含对时局和人生的感慨。

前四句写景: 诗人走在乡间小路上,两旁是菜地和瓜田,小路歪歪斜斜通向山林。寂静的树林里,归巢的鸟儿躲在树丛中,远远看去像僧人的袈裟若隐若现。秋风吹歪了西边邻居家的竹林,寒霜压弯了竹枝。九月的山花被霜染得红艳艳的,像用栀子花汁染过一样鲜艳。

后四句抒情: 诗人联想到两位历史人物——庾信和阮籍。庾信曾感叹秋天来得太早,万物凋零;阮籍为人生道路漫长而悲痛。但诗人认为不必过分伤感,因为江东(暗指朝廷)已经传来收复失地的捷报,局势好转就像银河风平浪静,正是乘船出行的好时机。

全诗妙在: 1. 用"宿鸟隐袈裟"这样新颖的比喻,把树林里的飞鸟写得活灵活现 2. 通过"风欹霜压"的动态描写,让静态的秋景充满生命力 3. 结尾突然转折,从悲秋情绪中跳出,给人希望,这种起伏很有戏剧性 4. 把个人感受和历史典故自然融合,既写眼前景,又抒心中情

诗人表面写秋日散步所见,实则借景表达:虽然人生难免坎坷(如被霜压的竹子),时局也有动荡,但只要保持希望(如战事好转),就能迎来转机。这种乐观精神使诗歌超越了一般悲秋作品的格局。

0